在傳統的礦山、巖石或煤巖采集作業中,預防和控制采掘工作面的方法 主要是杜絕井下明火的產生,并加大礦井下的通風量以稀釋濃度達到安全標準。上述 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的概率,但是,在采掘工作面放炮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 產生大量的煤塵和涌出,且傳統的放炮過程會產生火花,潛在的風險,對礦井及井 下人員造成潛在的威脅。
為此,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初在一些采礦業發達的國家開始研究應用高壓氣體爆破 方法,美國的埃多克斯公司研制成了液態二氧化碳爆破設備筒,其原理為:在內灌 裝液態二氧化碳,并在中設置裝置,所述裝置可為發或擊發,擊發 后液態二氧化碳瞬間氣化膨脹并產生高壓,體積膨脹600倍以上,從而達到爆破的效果。此 方法相較于傳統的爆破方法,安全性獲得了較大的提高,但是,電能或者在高 性氣體環境下使用就是一種危險,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同時,此類爆破方法還存在著爆 破范圍小的缺點,難以滿足實際需要。
因此,亟需一種爆破范圍大且安全性好的用于礦山、巖石或煤巖的二氧化碳爆破設備 結構及方法。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爆破范圍大且安全性好的用于礦 山、巖石或煤巖的二氧化碳爆破設備結構及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于礦山、巖石或煤巖的二氧化碳爆破設備結構,包括鉆設于石體上的炮孔,在所 述炮孔內注入有液態二氧化碳,所述炮孔的上部通過封孔器封堵,在所述封孔器上密封貫 穿插設有注油管,該注油管的上端口與液壓源連接,在所述炮孔中設有由液壓能的二 氧化碳震裂裝置,所述二氧化碳震裂裝置的
1、炮孔,2、液態二氧化碳,3、封孔器,4、注油管,5、液壓源,6、二氧化碳震裂 裝置,7、液壓接口,8、二氧化碳注入通孔,9、中心柱體,10、封堵螺栓,11、注水管,12、彈 性膨脹套,13、排水孔,14、高壓水源,15、部件,16、釋放部件,17、釋放腔,18、釋放孔, 19、腔,20、隔離件,21、灌注接口,22、灌注螺塞,23、破裂片,24、橡膠墊圈,25、臺肩,26、 石體
為能清楚說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其附圖, 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礦山、巖石或煤巖的二氧化碳爆破設備結構, 包括鉆設于石體26上的炮孔1,在所述炮孔1內注入有液態二氧化碳2,所述炮孔1的上部通 過封孔器3封堵,在所述封孔器3上密封貫穿插設有注油管4,該注油管4的上端口與液壓源5 連接,在所述炮孔1中設有由液壓能的二氧化碳震裂裝置6,所述二氧化碳震裂裝置6的液壓接口7與所述注油管4的下端口連接;在所述封孔器3上設有二氧化碳注入通孔8; 所述封孔器3包括中心柱體9,所述注油管4縱向穿插于所述中心柱體9中,所述二氧化碳注 入通孔8縱向設置于所述中心柱體9中,在所述二氧化碳注入通孔8的外孔口處設有內螺紋 并旋入一封堵螺栓10,在所述中心柱體9上還插設有注水管11;在所述中心柱體9外鎖箍有 彈性膨脹套12,所述注水管11通過排水孔13與所述彈性膨脹套12的內腔相連通;所述注水 管11的上管口與高壓水源14相連接;所述二氧化碳震裂裝置6包括上下相對連接固定的起 爆部件15和釋放部件16,在所述釋放部件16和部件15間夾設有破裂部件,所述釋放部 件16的上端開口且向內形成釋放腔17,在所述釋放腔17四周的側壁上設有多個與外界連通 的徑向釋放孔18;所述部件15的下端開口且向內形成腔19,在所述腔19內滑 配設有可上下滑動的隔離件20,該隔離件20與所述腔19的內壁密封設置,在所述腔19頂端的頂壁上設有液壓接口7,在所述隔離件20下側的腔19中注入有液態二 氧化碳2;在所述部件15的側壁上設有灌注接口21,在所述灌注接口21上螺紋連接有灌 注螺塞22;所述破裂部件包括破裂片23和橡膠墊圈24,所述腔19的下端口處直徑變大 形成臺肩25,在該直徑變大處設有內螺紋,在所述釋放部件16的上端設有外螺紋,所述外螺 紋旋入所述內螺紋中,所述破裂部件夾設于所述臺肩25和所述釋放部件16的上端端口之 間,所述橡膠墊圈24夾設于所述臺肩25和破裂片23之間。
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 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 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聯系電話:石杰13273308303(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