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鋼廠廢水處理成套設備 冶金廢水處理技術方案 河北污水處理設備
鋼廠污水處理設備廢水處理技術方案
1.系統概述
1.1:工藝選擇水處理工藝流程的選擇是工程建設成敗的關鍵,處理工藝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水處理系統的處理效果、處理出水水質、運行穩定性、建設投資、運行成本等。因此,必須結合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慎重選擇適宜的處理工藝流程,以達到最佳的處理效果和經濟效益。
國內外對于鋼廠廢水的處理主體工藝是采用混凝、沉淀等物理方法去除,并且處理效果穩定,方法簡單。
廢水中的大部分油,通過集油管及絮凝沉淀去除,暫時硬度采用最常用的石灰軟化法去除。
綜上所述,本工程采用以混合、絮凝、沉淀為主體的處理工藝對鋼廠廢水進行處理,可以滿足鋼廠回用要求: 工藝流程及原水水質,廢水進水指標 :
1.2.2回用水水質標準
出水指標
根據回用水質指標提供合理的廢水處理工藝技術和系統配置,以滿足鋼廠廢水處理回用水質要求,基本工藝流程如下:
廢水處理構筑物及設備均設置在處理廠內,處理廠布置順水流方向,依次為格柵、調節池/一級提升泵房、接觸絮凝沉淀池、清水池及送水泵房,并配套建設相應的加藥和污泥濃縮及脫水處理等設施。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廢水經細格柵可截留大量的氧化鐵皮和水中較大的懸浮物,然后通過重力流進入調節池,待水質均衡后再經一級潛水污水泵提升至配水井,流量分配均勻的廢水經列管式混合器進入接觸絮凝沉淀池,浮油經集油管后排入浮油池。沉淀池出水通過重力流進入清水池,送水泵從清水池吸水送至各用水點。接觸絮凝沉淀池排泥至污泥濃縮池,濃縮后污泥通過污泥泵提升至污泥脫水機間進行脫水,泥餅外運,濃縮池上清液排入調節池,回收利用。加藥系統包括石灰、混凝劑、二氧化氯3種輔助藥劑,并采用加酸系統調節出水pH值。
2.工藝系統配置及技術參數
2.1格柵工作原理:鋼鐵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漂浮物、氧化鐵皮和懸浮物等雜質,為保證后續處理工藝設備正常運行,以減輕后續處理構筑物的負荷,設置一道細格柵,格柵是由一組平行的柵條組成,安裝在廢水進水渠的端部,當傳動系統帶動鏈輪作勻速定向旋轉時,整個耙齒鏈自下而上運動,并攜帶固體雜物從液體中分離出來,流體則通過耙齒的柵隙中流出,整個工作狀態連續運行。
細格柵的作用:廢水經細格柵可截留大量的漂浮物、氧化鐵皮和懸浮物,它可以實現連續清除各種形狀細小雜物的目的。
技術參數:細格柵處理水量為1000m3/h,采用2臺細格柵機,格柵渠寬度為540mm,過柵流速為0.8m/s,柵前水深為0.5m,柵條 間距為10mm,安裝角度為75度。
運行控制:格柵渠內設置液位計,實現格柵自動清渣。
2.2調節池/一級提升泵房工作原理:廢水經過格柵機處理后進入調節池,它在調節水量和水質的同時通過集油管將水中的浮油去除。
技術參數:調節池設計停留時間為2.5h,分為2格,單格尺寸為32.0×8.0×5.5m,調節池為地下式,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潛水攪拌機:在每座調節池底部設置潛水攪拌機1臺,避免廢水中比重較大的固體顆粒沉積、板結,同時加強來水水質的均勻攪拌混合。
集油管:每座調節池末端設有1根集油管,可收集調節池液面的浮油、浮渣、泡沫等飄浮物。集油管通徑為200mm,浮油通過集油管排至浮油池。
一級提升泵:在調節池末端設置吸水井,將一級提升泵3臺(2用1備,1變頻)布置于吸水井內,單臺泵的性能參數為Q=600m3/h,H=15m。提升泵采用高效的潛水污水泵。
運行控制:調節池內設置液位計,保證潛水污水泵及潛水攪拌機的安全運行。
2.3配水井工作原理:為使進入接觸絮凝沉淀池的流量分配均勻,保證處理效果均勻,在接觸絮凝沉淀池前端設置配水井1座。
技術參數:配水井設計停留時間2min,配水井尺寸2.4×2.4×6.5m,配水井出水母管設置石灰投加點,并預留二氧化氯投加點,用以殺除藻類。
運行控制:廢水通過潛水污水泵提升至配水井,并在配水井進水母管上設置電磁流量計、濁度儀、pH儀表,在線顯示水質及水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