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提出整合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將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將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關于此次調整,對你有沒有影響?
個人繳費要漲多少?
什么時候開始漲?
未來看病報銷有什么變化?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目前主流的幾種醫保形式:
1、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針對城鎮職工及退休人員的一種險種,由用人單位(公司繳納占個人收入的6%)和個人(個人繳納占個人收入的2%)共同繳納,也就是常說的單位給員工繳納社保中的“醫保”。參保者可享受住院、門診、大病醫療等較高的報銷待遇。
此項醫保有最低繳費年限要求,達到繳費年限(男25年、女20年)的,退休后不再繳費,也可繼續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主要針對有城鎮戶籍但是沒有工作的人群,例如非從業城鎮居民、靈活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學生兒童,以及經審核目前尚沒有能力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困難企業職工。
以居民個人繳費為主,享受一定的政府補貼,按年繳費,繳費金額低于城鎮職工醫保。不設立最低繳費年限,必須每年繳費,不繳費就不能享受醫療報銷的待遇。
當然,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相比,居民醫保的保障范圍要弱一些:比如報銷比例,職工醫保約為70%-85%,居民醫保約為50%-70%。另外,在醫療環境條件的選擇上也更少些。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針對農村居民的一種醫保福利制度,簡稱“新農合”。
從繳費來看,新農合以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相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而言,新農合的繳費金額低了很多。當然,其保障水
平也較低,具體體現在報銷比例低、報銷藥品類目少、最高支付限額低、起付標準高等。
新農合的地域差別很大,繳費金額、繳費時間、報銷比例、報銷項目等等各個地方都不同。
簡單來說
繳費金額: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新農合;
報銷費用:(一般疾病)職工>新農合≥居民;
(大病)職工>居民>新農合;
此次政策調整,主要影響的就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兩大類的參保人群,簡單說,就是意味著這兩者的繳費將朝著“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靠攏。下面且讓金柚網君來細細為你解讀:
1、覆蓋哪些人群
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覆蓋范圍包括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所有應參保(合)人員,即覆蓋除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外的-所有城鄉居民。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困難的可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解讀:除了在城市正常上班并繳社保的群體之外,-群體例如非從業城鎮居民、靈活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學生兒童、農村居民等,以后可能都要按照城市職工群體的標準繳納醫保費用。
2、如何籌資?
堅持多渠道籌資,繼續實行個人繳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為主的籌資方式,鼓勵集體、單位或--經濟組織給予扶持或資助。合理劃分政府與個人的籌資責任,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解讀:個人+政府會同時往里交錢,但個人繳費的金額會提高。
3、籌資標準如何確定?
各地要統籌考慮城鄉居民醫保與大病保險保障需求,按照ji金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確定城鄉統一的籌資標準。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個人繳費標準差距較大的地區,可采取差別繳費的辦法,利用2—3年時間逐步過渡。整合后的實際人均籌資和個人繳費不得低于現有水平。
解讀:具體的籌資標準由各地政府來定,不會一下子提高太多,會逐步過渡上漲。
4、保障待遇如何均衡?
遵循保障適度、收支平衡的原則,均衡城鄉保障待遇,逐步統一保障范圍和支付標準。城鄉居民醫保ji金主要用于支付參保人員發生的住院和門診yi藥費用。穩定住院保障水平,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進一步完善門診統籌,逐步提高門診保障水平。逐步縮小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與實際支付比例間的差距。
解讀:部分群體的醫保個人繳費提高以后,門診和住院的報銷比例也會同步提高。
5、何時開始實施?
各省(區、市)要于2016年6月底前對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工作作出規劃和部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統籌地區要于2016年12月底前出臺具體實施方案。
解讀:國家給出了大方向,今年年底前,各地都將出臺具體的實施方案。
整合以后會有什么好處?
正如上文所說,醫保是分級別的,城市戶口與農村戶口,所享受醫保的保障的范圍、金額也有差別。城鄉醫保并軌后,“農村人”也將擁有“城里人”相同的醫保,即3000余種報銷項目、400家左右的定點醫療機構、與城鎮居民相同的生育報銷待遇。
最后總結就是,正常繳醫保,帶好醫保卡。
更多社保實用干貨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歡雀小保”,小保隨時為你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