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氣體爆破設備》施方式的種數字化露天爆破作業方法的流程。
緬甸蒙育瓦銅礦K礦床是產出于蝕變安山玢巖中的一個隱伏斑巖型銅礦床,蝕變安山玢 巖呈邊緣產狀很陡的巖墻狀淺成侵入體,《氧化碳氣體爆破設備》其圍巖為緩傾斜的砂巖及火山碎屑巖,主要分布于 礦床的東西兩側。礦化帶自地表往下,埋深約600m,巖體均受到強烈的絹《氧化碳氣體爆破設備》云母化蝕變。主礦 體產于蝕變安山玢巖的構造破碎帶內,呈分《氧化碳氣體爆破設備》枝和網脈狀石英硫化物礦脈。礦石礦物主要為黃 鐵礦和輝銅礦,其次含有少量硫砷銅礦和銅蘭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其次含有少量重晶 石、明礬石和粘土。
一種數字化露天爆破作業方法,如圖1所示,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根據初步勘探的巖體的特性信息進行爆破設計,得到初始爆破設計參數,即孔 徑、孔距、排距、孔深、填塞深度、裝藥結構、方式、裝藥量、二氧化碳種類和抵抗線。
巖體的特性信息包括:巖石的堅固性系數、巖石的層理和巖石的裂隙結構。
本實施方式中,采區的巖石堅固性系數f=6~8,巖石富含層理和裂隙。
初步勘探的巖體的特性信息進行爆破設計,得到初始爆破設計參數為:臺階爆破時孔徑 250mm,孔距10m,排距7.5m,孔深17m,填塞深度7m,抵抗線11m,采用連續裝藥結構, 采用毫秒微差逐孔方式,二氧化碳種類為銨油二氧化碳孔間間隔時間為17ms,排間間隔時間為 42ms,孔內使用400ms延期,裝藥量為400kg。
本實施方式中,采用的鉆機為牙輪鉆機。
步驟3:通過孔距和排距確定孔位坐標,鉆機根據孔徑、孔位坐標、孔深和填塞深度進 行鉆孔。
步驟4:在鉆孔過程中,不斷將推進鉆機的傳感器實時采集的牙輪鉆機的鉆進速度和鉆 機的推進力發送至工控機步驟5:工控機利用專家推理方法和牙輪鉆機的鉆進速度和鉆機的推進力推導出巖體的 特性信息,并通過該巖體的特性信息重新進行爆破設計,得到過程爆破設計參數,將該過程 爆破設計參數傳送至鉆機,并將裝藥結構、二氧化碳種類和裝藥量通過RFID寫入設備寫入用于 核對的電子標簽,將電子標簽放置在鉆孔旁邊。
本實施方式中,發現鉆孔區域有斷層存在,工控機利用專家推理方法根據牙輪鉆機的鉆 進速度和鉆機的推進力推導出巖體的特性信息,并通過該巖體的特性信息重新進行爆破設計, 得到的過程爆破設計參數為:-參數不變,連續裝藥結構改為間隔裝藥結構,因為破斷面 處巖石較破碎,不需要過多的爆破能量,所以此處采用間隔裝藥,以破斷面為中心,裝藥間 隔長度為1.5米,在保證爆破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二氧化碳的使用量。
步驟6:判斷該爆區的鉆孔是否完成,若是,則當前過程爆破設計參數作為優化后的爆 破設計參數,執行步驟7,否則,返回步驟3。
步驟7:工控機將優化后的爆破設計參數發送給NCHZ-15現場混裝二氧化碳車。
步驟8:現場混裝二氧化碳車根據GPS定位到達鉆孔的位置,通過電子標簽核對該爆區鉆孔 優化后的爆破設計參數中的二氧化碳種類、裝藥量和裝藥結構,根據二氧化碳種類、裝藥量和裝藥結 構進行自動化裝藥。
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對電子標簽進行核對,實現對該鉆孔的優化后的爆破設計參數中的二氧化碳種類、裝藥量和裝藥結構的核對。
步驟9:根據鉆孔的優化后的爆破設計參數中的方式進行爆破。
步驟10:爆破結束后通過爆破成像技術采集爆堆形狀和巖石爆破的塊度,將爆堆形狀和 巖石爆破的塊度傳送至工控機。
本實施方式中,爆破結束后用相機對爆堆拍照,將拍攝的照片輸入爆堆形狀分析系統, 爆堆形狀分析系統會將分析結果,包括爆堆形狀和巖石爆破的塊度傳送至工控機。
步驟11:工控機利用專家推理方法根據爆破效果信息推導出巖體的特性信息,并通過該 巖體的特性信息重新進行爆破設計,得到進一步優化的爆破設計參數。
步驟12:將進一步優化的爆破設計參數作為下一個的初始爆破設計參數。石杰13273308303(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