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火熱處理是提高鋼板韌性的重要工藝手段.它的特點是將鋼板加熱到鐵素體- 奧氏體相變的上臨界點以上約30℃ ~ 50℃ 或更高溫度, 使鋼奧氏體化, 并且保溫均勻化后, 在自由的大氣中冷卻.常規的正火熱處理工藝, 正火后空冷, 鐵素體晶粒仍然會長大, 導致鋼板的強度較低.如果在正火后采用可控的冷卻速度, 就可以降低相變溫度, 控制相變類型, 細化相變組織, 也可抑制微合金元素的碳氮化物長大, 使其低溫彌散析出, 從而提高鋼材的強度, 保持鋼材韌性不降低.從成分設計的角度, 在保證力學性能相同的條件下, 可以降低鋼中的碳或合金元素的含量, 從而改善鋼材的可焊接性.為此, 相關研究者或生產廠已經對常化冷卻設備和工藝進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和開發, 并取得了一定的使用效果.正火爐后控制冷卻系統系統設置在輥底式正火爐后, 中厚鋼板加熱出爐后經NCC 系統進行控制冷卻, 將鋼板快速降溫到相變溫度, 然后上冷床冷卻.有的也在加設矯直機 優點鋼板正火后經控冷系統處理, 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得到提高, 同時塑性和韌性保持不變或略微下降.例如鐵素體珠光體類型鋼 345E 經過常化控冷后的力學性能與普通正火工藝對比, 鋼的屈服強度提高30~ 50MPa、抗拉強度提高20~35MPa, 韌性、塑性略有下降, 綜合性能得到提高,這為降低正火鋼板合金含量提供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