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模具使用壽命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是模具材料的耐磨性.模具在工作中承受相當大的壓應(yīng)力和摩擦力,要求模具能夠在強烈摩擦下仍保持其尺寸精度.模具的磨損主要是機械磨損、氧化磨損和熔融磨損三種類型.為了改善模具鋼的耐磨性,就要既保持模具鋼具有高的硬度,又要保證鋼中碳化物或-硬化相的組成、形貌和分布比較合理.對于重載、高速磨損條件下服役的模具,要求模具鋼表面能形成薄而致密粘附性好的氧化膜,保持潤滑作用,減少模具和工件之間產(chǎn)生粘咬、焊合等熔融磨損,又能減少模具表面進行氧化造成氧化磨損.所以模具的工作條件對鋼的磨損有較大的影響.
耐磨性可用模擬的試驗方法,測出相對的耐磨指數(shù)?,作為表征不同化學(xué)成分及組織狀態(tài)下的耐磨性水平的參數(shù).以呈現(xiàn)規(guī)定毛刺高度前的壽命,反映各種鋼種的耐磨水平;試驗是以Cr12MoV鋼為基準(?=1)進行對比.
咬合抗力實際就是發(fā)生&uot;冷焊&uot;時的抵抗力.該性能對于模具材料較為重要.試驗時通常在干摩擦條件下,把被試驗的工具鋼試樣與具有咬合傾向的材料(如奧氏體鋼)進行恒速對偶摩擦運動,以一定的速度逐漸增大載荷,此時,轉(zhuǎn)矩也相應(yīng)增大,該載荷稱為&uot;咬合臨界載荷&uot;,臨界載荷越高,標志著咬合抗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