檫樹苗(檫木苗)供應目前高度40-100厘米,具體事宜,溝通聯系
檫木(拉丁學名:Sassafras tzumu(Hemsl.) Hemsl),又名檫樹(浙江、江西),南樹、山檫(浙江),青檫(安徽),桐梓樹、梨火哄(福建)
檫樹為落葉大齊木,喜光、深根性,生長快,材質好,用途廣,是南方用材林的主要造林樹種之一.其材質優良,易干燥,加工容易,切面光滑,彩色美麗典雅,紋理致密美觀,具芳香,蟲菌不易為害,有千年不朽之稱,是制作優等舟船、高檔家俱、雕刻、高檔膠合板的上等之材,可與東北水曲柳媲美,曾被譽為&uot;正統之材&uot;.種子含油可制作you漆,種子和根中均有芳香油,可作調香原料,根皮合鞣質可作 膠原料,根、樹皮及種子入藥,有祛風逐濕,活血散瘀之效.樹型挺拔,樹姿優美,晚秋深紅,鮮艷奪目,早春先花后葉,黃花一樹,是觀花、觀果、觀葉的好樹種,為良好的觀賞樹、行道樹.適宜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2~20℃、1月平均氣溫0℃以上的氣候條件;海拔高度為500-800M;土壤以山地紅壤、紅黃壤、黃壤為主;土層深厚疏松、通氣、排水良好的壤質酸性土的山區最適于檫樹生長.檫樹生長迅速而持久,一般經營的人工林,在30年以前為旺盛生長階段,年平均生長量胸徑約為1厘米,樹高約為80厘米.30年以后生長漸緩,造林密度每畝50-60株為宜,適宜與-樹種混交,表現更好.在風景區可以形成壯觀的風景林.
生長習性
生長于溫暖濕潤氣候.喜光,不耐陰.深根性,萌芽性強,生長快.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紅壤或黃壤上均能生長良好,陡坡土層淺薄處亦能生長,西坡樹干易遭日灼.喜與-樹種混種,但水濕或低洼地不能生長.極端最低溫度:-16℃.
植物價值
本種木材淺-,材質優良,細致,耐久,用于造船、水車及上等家具.種子含油主要用于制造you漆.樹皮及葉入藥,有祛風逐濕,活血散瘀之效.果、葉和根尚含芳香油,根含油1% 以 上,油主要成分為黃zhang油素.四川樂山及湖南、安徽常有栽培.
栽植
檫樹造林一般以實生苗造林為主.但有些地方,在不利氣候條件下(干旱、冰凍)利用檫樹萌芽能力強的特點,采用截干造林效果也好.檫樹芽苞萌動期早,在冬季無嚴重凍害的地區,盡可能在檫樹落葉之后,采用冬季造林.
檫樹喜光,速生,5年生高可達7-10米.因此應適當稀植.湖南省林科院試驗林場低丘紅壤上13年生的檫樹人工林,每畝初植107株現保存66株,平均胸徑厘米,平均樹高為12米,每畝立木蓄積立方米.
檫樹適宜混交種植,利用種間的相互關系,既能充分發揮檫樹的優良特性,又能促進混交樹種的生長,效果比純林好.據湖南靖縣排牙山林場,采用一行檫樹與二行杉木的混交試驗(每畝檫48株,杉82株),13年生,每畝立木蓄積為立方米.其中:檫樹平均胸徑厘米,樹高為14米,立木蓄積為立方米,杉木平均胸徑厘米,樹高為米,立木蓄積為立方米.可見,檫、杉混交是可行的.在土壤、水肥條件較好的平地或緩坡地栽植,用于&uot;四旁&uot;綠化,均生長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