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母粒造粒機
生產成本過高未能大規模啟動
所謂生物分解材料,是指一種通過生物技術轉化成聚合物的高科技材料,制品在丟棄后,一旦遇有土壤、水等環境,72天內即可完全分解成水和CO2,不會對現有的環境造成任何傷害.這是生物基和生物分解材料與現有塑料制品的本質區別.
受成本因素影響,生物降解材料的推廣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就是作為先行者的北京市,雖然在奧運期間率先使用了可降解垃圾袋,但由于制造成本高企,是傳統塑料袋的2至3倍,產業推進的速度十分緩慢.
長期與我國生物降解塑料企業打交道的翁云宣坦承,作為一種新材料,過去10多年,由于生產成本過高,全球生物分解材料市場一直遲遲未能大規模啟動.
現在全國生物降解塑料產量僅有3-5萬噸,生物基塑料和降解塑料加起來大概也只有十幾萬噸,但是傳統塑料的年產量卻在千萬噸以上,因此,兩相比較差距懸殊.
未來五年生物降解材料產能將暴增10倍
但隨著近年來原油價格持續高居,合成樹脂價格一路飆升,使得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物分解塑料的價格瓶頸嬗變為成本優勢,一些國際性大企業開始重新重視生物分解材料的研發,如杜邦、拜耳、巴斯夫均已推出商業化應用的生物分解.
而國內一些企業也開始涉足這一產業,并且呈蓬勃發展勢頭.據悉,3年前我國盈利的生物降解塑料企業很少,而現在我國實現盈利的降解塑料生產企業已經有二十幾家.
翁云宣表示,&uot;十二五&uot;期間,生物降解材料的產能有望暴增10倍,達到年產40至50萬噸,未來十年,甚至是年產300萬噸.屆時,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成本也將適度下降,最低的僅需萬元每噸,最高的也僅僅4萬元/噸,最低價已與傳統塑料的價格基本持平.鑒于此,翁云宣透露,成本的大規模下降,將十分有助于生物降解材料的規模化生產,而隨著產業化的升級改造,以降解塑料袋為代表的降解材料將大量普及,這種號稱&uot;史上最環保的垃圾袋&uot;也將進入尋常百姓家庭.
據了解,20世紀80年代,降解塑料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北美,降解塑料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長;在歐洲則以每年59%的速度增長.在我國國內,有關部門也正在考慮政策上的支持,并在部分地區開始實行降解塑料的試行政策.而其可溶性、環保性等,注定了今后將替代傳統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