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簡介
著中重說明基礎工程中的地質概況、地下水概況以及與降水有關的情況,即為什么要降水?
2、降水方式方法及采取的措施歡迎咨詢
現場井點布置,采用的設備型號,技術參數等.
3、降水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在降水施工過程中,技術、質量、安全、環保應注意的事項
4、計算書附后
本節主要討論輕型井點降水有關計算
輕型井點降水計算
一、 總涌水量計算
1.基坑總涌水量qm3/d,即環形井點系統用水量,常按無壓完整井井群,
用下式計算公式:
q=1.366k 2h―ss/ lgr―lgx0
2.單井井點涌水量qm3/d常按無壓完整井,按下計算公式:
q=1.366k2h―ss/lgr―lgr
式中:k—土的滲透系數m/d;
h—含水層厚度m;s—水的降低值m;
r—抽水影響半徑m,由現場抽水試驗確定,也可用下式計算:r=1.95 s√h k
r—井點的半徑m;
x0—基坑的假想半徑m,當矩形基坑長寬比小于5時,可化成假想半徑x0的圓形井,按下式計算:x0=√f/π
f—基坑井點管所包圍的平面面積m2;
π—圓周率,取3.1416;
二、井點管需要根數
井點管需要根數n可按下式計算:
n=m q/ q
式中 q=65πdl 3√ k
式中:
n—井點管根數;
m—考慮堵塞等因素的井點備用系數,一般取m=1.1;
q—單根井點管的出水量m3/d;
d—濾管直徑m;
l—濾管長度m;
三、井點管平均間距
井點管平均間距dm,可按下式計算:
d= 2l+b/n-1
求出的d應大于15d,并應符合總管接頭的間距一般為80、120、160mm要求.
式中:l—矩形井點系統的長度m;
b—矩形井點系統的寬度m;
四、例題
某工程基坑平面尺寸見圖,基坑寬10m,長19m,深4.1m,挖土邊坡1:0.5.地下水位-0.6m.根據地質勘察資料,該處地面下0.7m,為雜填土,此層下面有6.6m的細砂層,土的滲透系數k=5m/d,再往下為不透水的粘土層.現采用輕型井點設備進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機械開挖土方,試對該輕型井點系統進行計算.
解:1井點系統布置
該基坑頂部平面尺寸為14m×23m,布置環狀井點,井點管離邊坡為0.8m.要求降水深度s=4.10-0.6+0.5=4.0m,因此,用一級輕型井點系統即可滿足要求,總管和井點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井點系統布置處至下面一層不透水粘土層的深度為0.7+6.6=7.3m,設井點管長度為7.2m井管長6m,濾管1.2m,直徑0.05m,因此,濾管底距離不透水粘土層只差0.1m,可按無壓完整井進行設計和計算.
2基坑總涌水量計算
含水層厚度:h=7.3-0.6=6.7 m
降水深度:s=4.1-0.6+0.5=4.0m
基坑假想半徑:由于該基坑長寬比不大于5,所以可化簡為一個假想半徑為x0的圓井進行計算:
x0=√f/π =√14+0.8×223+0.8×2/3.14 =11m
抽水影響半徑:r=1.95 s√h k =1.95×4√6.7×5 =45.1m
基坑總涌水量:
q=1.366k 2h―ss /lgr―lgx0
=1.366×52×6.7―4×4/lg45.1―lg11
=419 m3/d
3計算井點管數量和間距
單井出水量:
q=65πdl3√ k
=65 ×3.14 ×0.05×1.23 √ 5
=20.9 m3/d
井點管數量:
n=m q/ q=1.1×419 / 20.9 =22根
在基坑四角處井點管應加密,如考慮每個角加2根井管,采用的井點管數量為22+8=30根.
井點管間距平均為:
d= 2×24.6+15.6/30―1=2.77 m 取2.4m
井點管布置時,為讓開機械挖土開行路線,宜布置成端部開口即留3根井管數量距離,因此,實際需要井點管數量為:
d=2×24.6+15.6/2.4 ―2≈31.5根 用32根.
在土方開挖過程中,地下水滲入坑內,不但會使施工條件惡化,而更嚴重的是會造成邊坡塌方和地基承載能力下降.因此,在基坑土方開挖前和開挖過程中,必須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集水坑降水法和井點降水法.
一集水坑降水法
1.集水坑設置
集水坑應設置在基礎范圍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根據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狀及水泵能力,集水坑每隔20~40m設置一個.
集水坑的直徑或寬度,一般為0.6~0.8m.其深度,隨著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經常低于挖土面0.7~1.0m.井壁可用竹、木或鋼筋籠等簡易加固.當基坑挖至設計標高后,井底應低于坑底1~2m,并鋪設碎石濾水層,以免在抽水時將泥砂抽出,并防止井底的土被攪動.
2.水泵性能與選用
在建筑工地上,排水用的水泵主要有:離心泵、潛水泵和軟軸水泵等.
1離心泵:
由泵殼、泵軸及葉輪等主要部件組成,其管路系統包括濾網與底閥、吸水管及出水管等.
離心泵的抽水原理:是利用葉輪高速旋轉時所產生的離心力,將輪心部分的水甩往輪邊,沿出水管壓向高處.此時葉輪中心形成部分真空,這樣,水在大氣壓力作用下,就能源源不斷地從吸水管自動上升進入水泵.
水泵的主要性能:包括流量、總揚程、吸水揚程和功率等.
流量是指水泵單位時間內的出水量.
吸水揚程表示水泵能吸水的高度,是確定水泵安裝高度的一個重要數據.從理論上說,水泵能將水吸上10.3m,但水泵限于構造關系,其吸水揚程只有3.5~8.5m.實際吸水高度揚程還要扣除吸水管路阻力損失和水泵進口處的流速水頭損失.在水泵口徑不大、吸水管不長時,實際吸水高度可按性能表上的吸水揚程減去1.2m有底閥~0.6m無底閥估算.
總揚程(h)包括吸水揚程和出水揚程兩部分.
常用離心泵性能(見表).
常用離心泵性能
型 號 流 量 總揚程 吸水揚程 電動機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