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乳化液廢水多采用混凝-氣浮工藝進行破乳,其中,混凝破乳使用較多的藥劑是聚合硫酸鐵(PFS)和聚合氯化鋁(PAC),而硫酸亞鐵藥劑使用較少,但是硫酸亞鐵藥劑不僅具有很好的絮凝效果,而且脫色能力強,還具有去除重金屬離子、除磷、殺菌等功能,且價格非常便宜。采用硫酸亞鐵及聚丙烯酰胺聯合對乳化液廢水進行破乳能夠取得滿意的效果。

硫酸亞鐵加入量對破乳效果的影響
隨著硫酸亞鐵加入量的增加,水體越來越清澈,COD和油的出水濃度呈現走低趨勢,但是考慮到混凝成本增加,且工程后續還有生化處理,混凝藥劑過多可能會殘留在出水中影響后續生化系統的微生物,因此應當確定保證絮體上浮且破乳效果好的硫酸亞鐵投入量。
聚丙烯酰胺加入量對破乳效果的影響
聚丙烯酰胺主要起絮凝作用,對出水COD和油的去除率影響不大,但對絮體的結構影響較大,聚丙烯酰胺在絮凝過程中主要靠吸附架橋作用實現絮體顆粒逐漸增大,但是當PAM 過量后,高分子助凝劑在顆粒表面的覆蓋飽和,顆粒表面已無吸附空位,橋聯作用無法實現,顆粒因位阻效應較大而分散,絮體粒徑和強度反而減小。
pH值對破乳效果的影響
COD和油的出水濃度隨pH值的變化較大,酸性條件下混凝效果急劇下降,堿性條件下,隨著堿度的增加,COD和油的去除率緩慢下降。實踐表明,乳化液廢水的混凝破乳佳pH值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