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也被廣泛的稱之為機電抗震支架系統,是采用先進的技術將電氣系統中各管線、配件牢固連接的一種機電抗震結構體系,這種結構設計在目前已經成為抗震設計工作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是基于原來承重支吊架系統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技術。不同的抗震支架設備有不同的設計范圍
1、冷熱水、消防、空調等管道系統抗震支吊架適用范圍:
懸吊管道中所有超過*的設備;
所有大于等于DN65以上的生活給水、消防管道系統
2、空調、通風管路抗震支吊架適用范圍:
所有直徑大于等于*的風管系統;
所有矩形截面積大于等于*㎡的矩形風管
3、電力系統管道及電纜橋架系統抗震支吊架適用范圍:
所有內徑大于等于60mm的電氣配管;
所有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電纜橋架、電纜梯架、電纜線盒、母線槽。
1、抗震支吊架應和結構主體可靠連接根據項目所在地的抗震設防烈度,以地震力為主要荷載,由錨固件、加固吊桿、抗震連接構件及抗震斜撐組成。
2、選擇的時候不僅與場地的情況有關,也與結構的動力特性有關,抗震支架,這樣才能選出適合的地震波。
3、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構件應采用成品構件,連接緊固件的構造應便于安裝。
4、雙向地震分析的時候主次向應該采用不同的地震波。
5、管道抗震支吊架不應-管線熱脹冷縮產生的位移,其設置和設計應滿足相關規范規定。
6、可適當調整地震波的峰值以滿足規范的要求,優質抗震支架,但是不能調整太大,那樣可能導致地震波與抗震設防水平和場地不適合。
7、所有抗震支吊架應和結構主體可靠連接,當管道穿越建筑沉降縫時應考慮不均勻沉降的影響。
8、所謂“在統計意義上相符”指的是,其平均地震影響系數曲線與振型分解反應譜法所用的地震影響系數曲線相比,在各個周期點上相差不大于20%。
機電抗震支撐系統是牢固連接于已做抗震設計的建筑結構體的管路、槽系統及設備,以地震力為主要荷載的支撐系統,原有一般意義的支吊架系統是以重力為主要荷載的支撐系統,這兩種支撐系統的設置并不重復而是相輔相成的。-成功大學建筑研究所黃喬俊以地震試驗臺振動臺模擬南投縣浦里鎮一停車場噴淋管路得出的結論是:加裝抗震支撐系統管路的各點位移較未安裝抗震支撐者降低5~10倍,有效的提高了管路系統的抗震性能。
抗震支吊架在建筑機電工程中的應用范圍
(1)大于DN65mm的所有管道;
(2)所有防排煙系統管道;
(3)所有直徑大于*的圓形風管;
(4)所有截面積大于*㎡的矩形風管;
(5)重量在15kg/m及以上的電線橋架;
(6)所有門形吊架。
1、哪些項目需要設置機電抗震支架:
針對必須設置機電抗震支架的項目,具體要求是:機電抗震設防烈度為6級及以上地區項目。
也有個-:地震等級9級以上或者特殊要求的建筑不適用(這里面的特殊要求的建筑,分享君也猜不透是什么建筑,可能是:鳥巢、國家體院館等等類似的吧);
2、抗震支架設計的要求:
設置抗震支架之后,機電系統可以做到:小震不損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3、抗震支架的要求:
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構件應
(1)采用成品構件(注意:是成品,而非現場拼湊);
(2)連接緊固件的構造應便于安裝;
(3)抗震支吊架應根據其承受的荷載進行抗震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