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坤鵬論在《共享單車還在混戰 共享充電寶已經華麗登臺 更賺錢!》一文中大致介紹了現在在投資圈比共享單車還招人待見的共享充電寶。一時間惹來了不少網友圍觀和評論,今天坤鵬論就來具體聊聊共享充電寶。
前兩天坤鵬論在《共享單車還在混戰 共享充電寶已經華麗登臺 更賺錢!》一文中大致介紹了現在在投資圈比共享單車還招人待見的共享充電寶。一時間惹來了不少網友圍觀和評論,今天坤鵬論就來具體聊聊共享充電寶。
一、投資圈的新寵兒,沒趕上共享單車的都圍上來了
坤鵬論查了一下,共享充電寶項目們突然集中在3月底4月初獲得大量投資:
3月31日,小電(伊電園網絡)獲得金沙江創投、德同資本、招銀國際等機構數千萬天使輪投資。
4月10日,小電又快速融到Pre-A輪,數額高達1億人民幣,投資機構包括騰訊(請注意,騰訊!)、元璟資本、道生投資、天使投資人王剛、金沙江創投、德同資本、盈動資本。
4月1日,Anker街電獲得IDG和欣旺達A輪近億人民幣投資。
4月5日,來電科技宣布獲得2000萬美元A輪融資,由SIG和紅點中國領投,九合創投和飛毛腿董事長個人跟投,“系迄今為止行業最大金額”。
據投資人透露,目前已經有幾十個共享充電寶項目在找投資。例如電小鳥、云沖吧、魔寶電源、Hi電等玩家相續入場。
當然,獲得融資的也不少,其中魔寶電源在4月5日獲得了天使輪(數額未知),Hi電在4月10日獲得了數千萬天使輪投資。
“來電科技”創始人袁炳松說:“我發現這一輪投資來電科技比較積極的,全是本來有機會投共享單車但是錯過的。”
坤鵬論插句題外話,最近共享單車的風開始吹向了共享電單車,比如:上周,主打高校校園共享的點單車——萌小明獲得廣潤創投 1000 萬人民幣投資;上海的西游電單獲得了漢理資本的數千萬人民幣融資。
對于西游電單坤鵬論還算比較了解,極具好感!
它的車是電動助力自行車,在日本等國非常普及,坤鵬論也有一輛,正是西游電單生產廠家貝納利的,不僅做工出眾,而且騎起來確實倍兒爽。
小知識
貝納利的英文為Benelli,是意大利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摩托車制造商之一。公司于1911年成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年輕化的摩托車制造商之一。
二、共享充電寶都有什么模式
目前,從使用場景來分,共享充電寶主要分為三類:
1.以小電為代表的桌面類
不可移動,機線一體,放置在餐廳、臺球室、KTV、親子中心、地鐵等日常生活場景,用戶可以下載app,也可以通過微信,掃碼之后一次付費1元即可充電,無需繳納押金。
快捷但不靈活,好處是價格低便于快速復制和鋪設,缺點是與商家服務相近,前期需要面臨補貼商戶和教育用戶習慣。
小電今年的目標為全國鋪設360萬臺。
2.以街電為代表的小機柜類
也被稱為小場景模式,場景包括餐廳、咖啡館、酒吧等,一般單柜有6個或12個充電寶。
采取分時免費的運營模式,即前半小時充電免費,之后1元/小時,提前收取用戶的押金,微信公眾號支持查看附近可用電源。
街電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單臺設備平均半年即可收回成本。
街電官方號稱,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0余座城市,鋪設充電寶數量10萬多臺,用戶數量已達到100萬。
3.以來電科技為代表的大場景類
主攻大場景,包括商場、高鐵、火車站、機場、景點、醫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單機可放20/40/52/84臺充電寶。
同時來電科技也在鋪設小機柜,單機可放6/12臺充電寶。
收取100元押金(芝麻信用分在600分以上免收押金),可免費充電1小時,之后每小時1元錢,每天收費10元。
正像之前坤鵬論分析的,共享充電寶的押金遠高于充電寶本身的成本,所以不用太擔心用戶借后不還,其實不還更好,就當高價賣出了充電寶。
在商業模式和壁壘上,大機柜聽上去確實比小機柜更加性感些。
三、為什么說共享充電寶比共享單車還好
1.可能會成為日交易頻次超過100萬的平臺
據袁炳松透露,目前,來電科技的充電寶每臺每天被借出0.7~0.8次,單日收益平均2元。一臺充電寶成本在90元左右(這個數坤鵬論表示嚴重懷疑),循環使用次數約為800次。在不考慮充電寶柜臺成本、場地費用外,一臺充電寶平均45天就能回收成本。
這比為盈利而苦苦掙扎的共享單車們似乎強了不少。
”我的成本比單車更低。雖然租借頻率沒有單車高,但是每個充電寶每天掙的錢比每臺單車多。單車一天平均三次,收入也就1塊5到兩塊,我們一天平均0.7-0.8次,但是我們一個充電寶每天收入是4塊多。“袁炳松這樣說。
坤鵬論之前曾經說過,成本競爭是商業競爭的核心,誰的成本低誰就更有致勝的機率,單次收費1元的充電寶,在成本上卻遠遠低于共享單車,有了共享單車的教育普及,共享充電寶聽上去相當令人向往。
九合創投投資經理許妙成表示,“看到真實的運營情況時,我們就果斷決定要投了”。當來電科技在全國還只有幾百臺機器時,2016年圣誕節當天的租借次數是18000次,“非常嚇人”。
“理論上中國有10萬個海量用戶的點可供布局,那就意味著現有需求量再乘以100,日租借就可以做到200多萬次,中國日交易頻次能超過100萬的平臺,可能不超過10個,像餓了么滴滴單車天貓京東等。”
2.比共享單車多了商業模式想象空間
投資來電科技的SIG合伙人張琳娜表示:“大機柜的壟斷性場景和專利是公司的壁壘和護城河,且暴露空間大、附帶屏幕,在高流量人群場景下廣告優勢也是營收的現金牛。把充電寶租賃當作入口,基于LBS的線下場景導流、信用消費、廣告都是可以承載的業態。”
來電科技創始人袁炳松也這樣說過:”現在我們的機器已經升級到第四代,第四代跟第三代比,屏更大了,未來商業想象空間也更大了。第一代機器我不想把屏幕搞太大,讓商家一看會說你是靠屏幕賺錢的。屏幕小一點,跟商家的談判門檻低一點。要是第一代是這樣,商家肯定要收我錢的。現在來電在市場認知已經起來了,這個風吹起來了,我拿這個屏幕跟商家做資源交換。比如25%的時間播商家的東西,剩下的我來做主。“
這不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分眾傳媒翻版嗎?
有了分眾的成功先例,投資人自然趨之若鶩!
另外,像來電科技還采取了城市合伙人的模式,坤鵬論在研讀了袁炳松的表述后,發現這家伙真挺賊。
首先,商家要交給他啟動資金100萬,他給設備和充電寶,”掙錢分成,大頭(廣告和租金收益)是你的,小頭是我的。我做平臺。“
或者是租或置換。”你是商家的話,要么你買我機器,要么租,要么置換。“
據袁炳松稱,在融到資后,他準備”跟商家說我不收錢了,你給我好位置,咱們簽三五年合同行不行?排他,還得讓我(在機器大屏幕上)做廣告。“
另外,來電準備”先把城市加盟商的錢花完,然后我再上直營。“
這樣做的真正意圖是”直營就是要上規模了,運維團隊還是加盟商的團隊,他們在前面把路趟好,我直營給他分成就行。“
這等于讓別人花錢花精力幫自己來開拓市場!
套路可真深!
3.有樁模式還有人幫著看守,盜損率很低
共享單車是無樁模式,沒人看管,而且隨意停放,造成其盜損率比較高。
而共享充電寶一般都要與商家合作,有機柜或是桌面型,屬于有樁有值守模式,商家因為要共同分享收益,所以會自覺地進行有效看守、維護,不僅極大降低充電寶和機柜的破損率,而且還節省了大量運營和調度人員的費用。
同時,用戶要用就得掃碼,個人信息實際就被讀取了,如果發生損壞或丟失,押金扣下,相當于100元直接賣出個成本遠遠不到90元的充電寶,誰不愿意?!
四、商業模式創新 最終還是資本致勝
不管怎么說,共享充電寶主要還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必然壁壘較低,要想取勝關鍵還是誰的錢多。
和共享單車一模一樣!
所以袁炳松感慨:“原來我認為,這個事情是產品驅動型,現在看來是資本驅動型。現在大家都拿到大錢了,必須要舍命狂奔了。”
他在北京見過投資人后,第一印象是”投資人都很野“,接著”我們講的是產品戰略是第一戰略。但是資本不這么看。他們覺得所有產品都差不多,只要我給夠你錢,鋪貨速度夠快,大不了后面再把產品換掉。錢、規模是最重要的。“
”資本是可以用錢來給你爭取時間的。我始終認為產品是有時間窗口的,如果2017年不能形成江湖地位,基本就沒救了。江湖地位靠的是規模。“
坤鵬論相信,所有獲得投資的共享充電寶們都暗暗下了決心,要在未來幾個月花光融來的每一分錢!
共享充電寶的決戰從他們拿到投資的那一刻已經開始了!
坤鵬論由三位互聯網和媒體老兵封立鵬、滕大鵬、江禮坤組合而成,坤鵬論又多了位新成員:廖煒。即日起,坤鵬論所有自媒體渠道對外開放,接受網友投稿!如果你的文章是寫科技、互聯網、社會化營銷等,歡迎投稿給坤鵬論。優秀文章坤鵬論將在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搜狐自媒體、官網等多個渠道發布,注明作者,提高你的知名度。更多好處請關注坤鵬論公眾號:kunpenglun,回復“投稿”查看。
微信掃碼關注 億華聯眾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