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嚴選上線整一周年了。
網易嚴選上線整一周年了。
今年年初,丁磊在網易最新的財報會議上宣布,2017年網易嚴選的目標是實現70億元的GMV。這對于一個電商新秀來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
整個2016年,網易的“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創下了80.46億元人民幣(11.59億美元)的凈收入,是2015年的兩倍以上。更重要的一點是,8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網易四年前,即2012年全年收入的總和。這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由網易嚴選所貢獻的。
網易一直對電商“執迷不悔”的理由在于,丁磊一直希望能夠有一個新的業務形態能夠把網易9億用戶更好的黏著在這個平臺上。無論是網易考拉海購,還是網易嚴選,他們所背負的最終使命都是幫助整個網易集團來更好地利用這9億多用戶。可能的話,網易考拉海購和網易嚴選甚至會成為繼網易游戲后,下一個帶來用戶和收入增長的“現金牛”。
丁磊對網易嚴選給予的關注不少,一條條地看嚴選商品后的評論也成為了他每日的工作內容之一。網易公司副總裁柳曉剛告訴記者,做嚴選以來,“丁總會去詳細了解每個供應商的工廠有什么特點,哪些工藝怎么做才是好的,甚至順著整個上下游會往上往下去追溯,了解更多細節。”
這份關注給予嚴選在最初起步,得到了集團許多戰略性的支持,尤其是來自資金方面的。柳曉剛表示,一個新的電商平臺要做ODM,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采購和供應鏈存在的風險。無論是工廠節假日導致的供應不足、還是國際原材料市場的價格波動,沒有充沛的資金很難扛過這些階段。
當然,帶來資金支持的同時,這份關注也帶來了相應的、更高的期待。財報會議上,丁磊還給嚴選定了一個2018年200億元GMV的預期。上線以來,這家以ODM為主要運營方式的電商平臺一直在向外界努力證明,那句“好的生活沒那么貴”的口號不僅僅是喊喊而已。
現在,它又多了一個新的問題需要回答,如何在GMV翻番的情況下能夠保持效率和品質穩定?
1、半年3000萬用戶,6000萬元月流水
2016年4月6日,網易嚴選正式上線,至今正好一年整。
36氪曾報道過,網易嚴選孵化于郵箱部門。網易嚴選最初的商品團隊成員大多來自于供應鏈背景的傳統行業,掌握傳統制造業供應鏈的資源。一次機緣巧合,他們發現日本某知名毛巾在中國制造的出廠價只有十幾元錢,就找到工廠定制了一些毛巾,以接近出廠的價格供網易內部員工內賣。
這次內測的毛巾在一天內被搶購而空并創下單日30萬元銷售額。后來嚴選團隊就開始了調研、測試,并最終把這個產品孵化出來。
僅從嚴選平臺上銷售的拉桿箱來說,從立項到最終上線銷售,整個團隊大概花了三至四個月時間。首先由買手團隊對拉桿箱進行調研,包括目前拉桿箱的種類,不同種類的價位和市場占有率,最終得出PC材質的拉桿箱市場份額是最高的。
但他們也發現,目前市場上質量不錯的PC拉桿箱價位都在四位數,于是嚴選決定自己來操作這個產品。從拉桿箱箱體的材料、萬向輪、箱上的鎖、拉桿等各個部分都找到了行業內排名靠前的幾位原料供應商來采購。
所有原料集成就花了一個多月,隨后一周多進行打樣和測試,包括抗摔、抗壓、輪滑的流暢程度等等,最后交付工廠生產。
嚴選并沒有采用淘寶的平臺模式來豐富SKU的數量,而是用ODM的形式,由制造商、供應商來設計和生產,然后網易采購后在平臺上銷售。嚴選團隊參與對于產品功能、設計、各個需求的定制,然后供應商來做出相應的產品。
這么一來,供應商的選擇顯得尤其重要,他們所生產和制造的貨品成為了嚴選的核心賣點之一。“只有供應商好了,平臺才能健康穩定發展。有些平臺就出現賣假貨,其實其中原因供應商基本上這個店主本身資金上有壓力,流量上有壓力,最后就賣假貨”,丁磊表示。
今年3月底,丁磊在嚴選上直播采春茶,但這背后的供應商其實是很早就已經簽訂下來的。“我們今年選的龍井茶,幾年前就已經不能用農藥,也不能用化肥,只能用有機肥,不施農藥”,丁磊對記者表示,“但在別的地方,比如龍井茶里有去年的殘茶,實際上這種相互傷害的是消費者,傷害的是這個品牌。還比如吃臨安的小核桃,很有可能有10%是去年生產的小核桃,混著賣的”。
從最初的家紡家居,再到廚衛、洗護、箱包、母嬰、食品等產品,截止目前嚴選已經發展出九大品類,SKU也已經從試運營時的30多個增長到5000多個。截至2016年Q3,嚴選就實現了半年3000萬用戶,6000萬元月流水的成績。2017年嚴選還計劃針對年輕學生群體等,再新增一些品類和并且擴大SKU數量。
2、好的生活、更低的價格、更穩定的質量
2017年嚴選計劃實現70億元的GMV,到2018年這個數字計劃達到200億元,接近三倍增長。
以目前嚴選的SKU數量來看,盡管已經有5000多個SKU和9大品類,但要實現200億元的GMV意味著要增加更多的商品選擇,增加整個平臺的規模。
從人員來看,嚴選從最初的不到10人的初創團隊,發展到現在已經有300多個團隊成員。通過一年的運行,從人員架構、數量、產品標準的建設、供應商資源等一系列流程也基本穩定。
想要提高效率同時豐富產品種類,嚴選希望首先從管理上進行優化改善。根據36氪記者了解,嚴選目前正在后臺重新劃分產品的品類。舉例來看,在消費者終端呈現的是9大品類,但在后端會將童裝、內衣、服裝、以及其他布藝類的產品歸為同一品類。
這樣做的邏輯是,這些產品所牽扯到的供應商和原料往往類似。以上游的類似程度來重新劃分后臺的管理機制,可以保證不重復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每個后臺的大品類可以誕生很多小品類,但是后臺的材質、原料、紗線、印染等方法和工藝是差不多的,那么在控制品質的時候可以統一管理。
3. ODM的復蘇和背后的競爭者們
就在嚴選滿一年的同一個月,小米悄悄上線了一個新平臺“米家有品”。
這個平臺和嚴選類似,除了銷售小米生態鏈米家旗下的數碼產品以外,也能看到例如陶瓷刀、記憶枕、床墊、懶人沙發等一系列生活用品。
和嚴選不太相同的是,小米采用的方法不單純是ODM,而是通過投資一些生態鏈企業來保證產品的品質和風格和小米高度一致。和嚴選相比,小米的模式更重一些。此外小米還計劃在3-5年內開1000家小米之家線下店,來實現這些產品的全渠道銷售。
嚴選也在考慮線下渠道,但還不是以門店銷售的形式存在,而更多是側重在線下進行體驗。
但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看到了這種新式ODM在未來零售中的潛力。通過集團的品牌背書,深入參與上游供應鏈,給傳統制造商提供更符合目前消費者需要的設計風格,幫助這些制造商進行自我升級。
有意思的是,在五年前,凡客曾走過相似的路,甚至是當當也曾推出過當當優品。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因為擴張過快,庫存嚴重擠壓,而導致整個業務步履維艱。
這次浪潮的復蘇,可以看出參賽者們比以往更加理性,也學會更合理的預估庫存。舉小米的例子來說,在決定上線一款產品時,一般會以預期的60%左右備貨,一旦發現熱銷再加大生產,可以很好的規避庫存風險。
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加入也給嚴選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能夠在供應商、原料、選品都極為類似,產品本身不具備太高的技術含量的大背景下,做出自己的競爭力。
嚴選給出的答案是,設計。從今年年底到現在,嚴選增加了設計團隊的人數,達到了70至80人,這些人主要負責嚴選產品的外包裝設計,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和嚴選本身的風格,提供日式、北歐、新古典、新中式等不同的設計方案,再托付供應商進行生產。
此外,嚴選還在爭取更多的獨家供應商。為了保證供應商和自己的穩定合作,丁磊在近期的嚴選供應商大會表示,每次和供應商合作都會維持三年至五年,不給供應商資金上的困難,此外給所有合作的供應商按照銀行定期利率支付壓款利息。
“超出你的預期,有一點小驚喜,安全、放心、靠譜”,這是丁磊定義的網易嚴選選品的標準。他對覺得淘寶這種大家都可以開店的平臺并不感冒,“控制不了假貨問題,我寧愿做進口的跨境產品。我也會用自身的資金優勢去找供應鏈,一家家做嚴選商品”。
就這樣網易嚴選誕生了,順利地度過了它的第一年。盡管嚴選向36氪表示目前還不考慮利潤和盈利問題,但伴隨嚴選模式逐步被市場驗證成功,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加入這個行業。這一年,想要完成70億元的GMV,要看嚴選的門檻是否建得足夠高了。
微信掃碼關注 億華聯眾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