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自由對人類社會的任何領域都非常重要。人人都應該有平等的享有獲取信息和創造信息的權利,但由于種種因素和國情,在中國真正能夠自由獲取和創造信息的依舊是少數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信息自由的特權是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到的,你有能力選擇閱讀什么質量的內容,你就屬于什么樣的人群。
信息自由對人類社會的任何領域都非常重要。人人都應該有平等的享有獲取信息和創造信息的權利,但由于種種因素和國情,在中國真正能夠自由獲取和創造信息的依舊是少數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信息自由的特權是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到的,你有能力選擇閱讀什么質量的內容,你就屬于什么樣的人群。
方校長曾經在國家超算中心發表演說時說過:“我已經離開這個行當十幾年了,這些話我不敢公開說,如果我還在干我就親自說了,我認為現在技術人員的問題是‘無能’:什么叫無能呢,這好比說我知道這個樓里有炸彈,我本來可以精確的制導,制導到某一個壞人,但是我們現在仍然要炸掉這棟樓,壞人死了,其他人我不管,這就是技術人員的不作為。”
可以說,由于某些人的無能或懶政,采取了“寧可錯殺一千 不可放過一個”的一刀切做法,導致很多關鍵網站無法從中國訪問,例如谷歌、維基百科、Gmail、Dropbox、YouTube等等,很多都是世界排名前列的大網站,不少人對于這些網站和服務的訪問是“剛需”,代表了一種高質量的生活品質,即使限制了,也會想辦法來訪問,從技術上來說,也根本限制不住。
限制這些網站對于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好處,中國互聯網能夠擁有目前的發展規模和水平,主要原因是,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網民市場,龐大的人口規模造成長時間的人口紅利,完善的教育體制保證了海量的高科技人才供應,中國文化相對的特殊性和獨立性,以及中國官方的“國家隊”并未介入互聯網領域等因素有關,有了這些重要因素,中國的互聯網市場一開始就具有很多國家和地區沒有的優勢,資本市場也看好這方面的發展,“不缺錢”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才能一個一個脫穎而出。
然而,人為制造貿易壁壘,限制國外優秀網站進入中國之后,不但不能提高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競爭力,還讓這些企業越來越缺乏創新意識,以百度和谷歌為例,百度在谷歌退出中國之前,也做過不少創新和產品,例如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等,搜索體驗也逐步上升,但隨著谷歌退出中國,百度把主要精力放在擴大盈利而不是創新上,搜素體驗不升反降,最后還出現了“百度血友病貼吧事件”和“魏則西事件”這樣的惡性事件。
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開放市場引入外部競爭,可以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互聯網是一個靠技術創新驅動的產業,在這個產業中,如果沒有類似谷歌這樣的優秀外部公司存在,那么中國自己的互聯網企業就會慢慢失去創新意識,整個中國互聯網的步伐就會停滯不前。
微信掃碼關注 億華聯眾 公眾號